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务公开 > 正文   
 
学校综合状况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10-7-14 1:05:18  浏览次数: 16366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努力建设全国一流技工院校
——广东省湛江市技师学院、湛江市高级技工学校综合情况介绍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湛江市政府直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致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校始办于1957年,初名是湛江专区工业学校,1983年改名为湛江市第一技工学校,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199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1999年被评为高级技工学校,2004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首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05年晋升为技师学院,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技工学校最具竞争力20强第三名。
学校占地232亩,总建筑面积约81000平方米(不包括教职工宿舍),实习、实验场地及附属用房面积约16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2亿多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3亿元,教学设备投入8000多万元。现有教职员工423人,在校生10013人,设有35个专业技师(预备技师)、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全日制专业和25个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证专业。
学校是国家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国家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点,是粤西地区唯一一所通过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国家CNAB和大洋洲认可委员会JAS-ANZ双认证的技工院校,是广东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技工院校;是广东省技工院校目前唯一一所校本部超万人的“万人院校”。
二、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
1.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在全省技工院校中处在领先地位。近几年来,我校提出了“不等、不靠、不推、不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我发展”的办学思路,进一步加快校园建设步伐,购进了132亩校园建设用地,使学校占地从100亩增加到现在232亩,2006年至现在,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省拔技校建设补助专项资金2380万元、学校自筹投入462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38亩的学校新区,包括2号学生食堂楼、1号技师宿舍楼、6号学生宿舍楼、7号学生宿舍楼,总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
我校现有在校生10013人,其中高级工班在校生人数达1643人,技师班(预备班)在校生人数达305人,共计1948人。同时,还专门设置技能鉴定所,面向企业在职职工高级工以上年平均培训量为583人。
2.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就是竞争力。
师资是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最主要因素。多年来,我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逐步形成了“质量是核心, 师资是关键,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严教为业,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以质求存、以质求量、以质求强”的发展内涵。学校注重“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每年选派不同专业的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并聘请企业人员到校授课,共享师资资源,从而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我校现有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班专任教师98人(在校学生共1948人,师生比为1:19.88),理论教师41人、实习指导教师27人,一体化教师30人。高级工、技师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40人,占专任教师的40.82%;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和高级技师14人,占实习指导教师的51.8%;一体化教师30人,占专业教师的40.5%;同时拥有高级职称和技师以上16人,占一体化教师的53. 3%;高级考评员9人。
3.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教育教改喜见成效,改革才有生命力
我校专业教学坚持“产训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68.7%。各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及教学计划执行记录较完备,教学管理措施较到位。此外,学校经过几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制定了学分制实施办法,实施选修课制度,逐步探索与实践弹性学分制度,分阶段完成学业的模式。学校开发模块化教材,实行模块化、课题化教学,坚持“产训结合”特色,教学效果好。
目前,我校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电气工程、汽车维护技术等13个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专业。近两年我校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班(对外培训)获证率达94.6%。高级工班和技师班(含预备技师)学生(学员)的各科成绩合格率达到96.4%。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获取率达95.9%,毕业率达97.7%。
4.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技能大赛一支独秀。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竞赛、教研制度,走出了一条“以赛促教、以教促研”特色道路。并通过教研教改实践,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性、优质性和办学特色的连续性、创新性,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教学科研成果取得全面丰收,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学校成为引领粤西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的品牌院校。
“扛红旗,争第一”,2005年我校技师学院挂牌以来,在各类竞赛、教研成果和技能竞赛成绩显著,获得省以上论文成果评选和技能竞赛奖励共计80多项,自主出版教材7套,参加全省、全国技能竞赛屡获殊荣,技冠群雄,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参加全省、全国的教师和学生技能竞赛共有13次,有28人次获省、全国一、二、三等奖和团体奖; 其中2005年荣获广东省技校数控铣床技能大赛学生组团体、个人双双第一名;2006年荣获国家六部委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广东赛区数控铣床职工组个人第一名和全国决赛第五名;2007年荣获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广东赛区维修电工学生高级、中级组双双第一名和全国决赛中级组第一名;2008年荣获全国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加工中心学生中、高级组双双第一名及全国总决赛学生高级组第一名;2009年获得广东省技工院校首届教师板书比赛语文、数学组双双第一名。
5.放眼未来,构建较高水平的管理体系。
2003年我校建立起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教学和管理步入了正规化、科学化、程序化的轨道,运转良好,在规范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我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我校积极推行机构改革,理顺教育教学管理。为了真正做到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全面进行了机构改革,行政设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总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等一办四处一中心;教学设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系、电气工程系、信息技术系、汽车工程系、公共基础部等五系一部。教学、管理工作重心全面下移,构建了较高层次、较为完善的“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能力。
6.立足本土,辐射全国,大胆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不断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本土,抓紧机遇,与湛江1000万吨钢铁基地进行交流合作,结合湛江钢铁项目对人才的要求,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发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前校后厂”的模式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湛江钢铁基地的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基地,形成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线。今年开始开设三个冶金专业,应对湛江钢铁项目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以“联合办学”的模式为社会开展更多的培训就业服务,加强了终身技能提升机制,与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湛江发电厂、湛江东兴炼油厂、湛江港务局、湛江德利化油器厂等大型企业进行了长期合作,为企业员工提供终身技能提升和技术创新培训。
我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以“订单培养”的模式为企业培养对口的高技能人才,与中山环亚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与香港模具科技协会、广东三向教仪有限公司和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外顶岗实习教学基地,积极拓展和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
7.坚定不移走“高端”带动战略,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办学层次。  
    “双转移” 战略的提出,对技工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对此,我校提出实施“高端”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办学层次,明确了“高技能培养,高技能就业,高技能成才”的办学新方向,加大初中生向高中生、中级向高级和技师层次转移,开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直通车”,实行“一站式”培养,加大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我校技师班对生产、服务一线招生,近三年共向企事业单位招生并培训1036人。其中,06年招生并培训技师345人,高级技师62人;07年招生并培训技师284人,高级技师43人;08年招收并培训技师259人,高级技师43人。我校全日制07、08年技师(预备技师)在校生共有305人,其中07年招高级技校及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为23人,08年招高级技校及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为12人,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8.提高服务质量,打造高端平台,就业才是最重要。
我校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战略决策,落实省劳动保障厅促进技工教育和人才培训“双百万”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以就业导向为核心,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全面加强质量建设,认真开展好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
我校积极加强信息化就业网络建设,设置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了多名专职人员,并通过政府平台建立了广东省信息化就业服务站,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了八大就业基地,拓展了与省内外500多家企业的长期合作,畅通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近三年来,我校为国家培养毕业生7200多人,毕业生的就业率100%。
9.办学经费充足,教学设备挤身国内先进水平。
我校经费来源稳定,资金运行良好,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基本建设和专业经费,生均经费超4000元/年。2006、2007、2008年学校经费收入分别为55514784.08元、57660948.11元、58270443.26元,在校生分别为8955人、9535人、10013人,三年的生均经费分别为6199元、6047元、5819元,三年生均经费平均为6022元。
我校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购置教学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电气工程等主体专业的教学设备配置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数控、模具专业教学使用四轴和三维测量仪等设备(共有116台,其中数控车床52台、数控铣床48台、数控加工中心6台、电火花线切割10台),电气专业教学有触摸屏设备、变频技术、自动检测和汽车维护技术专业教学有四轮定位、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四位一体检测线等设备。
我校2006、2007、2008年生均教学设备值分别为2604元、2948元、2881元,平均值为2811元,生均实习教学设备值均超过2500元;2008年在校生10013人,教学用计算机2533台,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为25.3台,能满足学生培养需要。
我校还成立了网络中心,建立了网站、校园网和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为学生服务的网络信息平台和专业资料库。加大了软件平台、网络课件、自学软件资料和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逐步建立以重点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支撑的共享专业资料库。
10.发挥专家智囊优势,促进科学快速发展。
我校于2005年7月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共19人,其中企业专业人员达11人,占57.9%。从2006年至今,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召开了3次年会,专家咨询能紧密围绕我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智囊优势,为我校园的科学发展和决策提供了咨询和指导,学校也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11.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我校的快速发展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6年、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副省长谢强华两年三次; 2007年,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辛荣国少将;2008年,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时任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市长阮日生等中央、省、市领导先后多次到我校视察。对我校的办学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勉励我校要继续努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发展思路和规划
(一)我校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实施“高端”带动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广开校企合作与培训门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质量和特色。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继续在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调整专业结构上下功夫。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按名师、名专业、名校的要求全面实施“三名工程”;按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的要求全面实施“三高工程”;按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要求全面实施“三头工程”。加快“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推行一体化和模块化教学。进一步全面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3.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校园。
树立“以生为本、学生利益无小事”和“管理是关键、教学是中心、就业是保证”的学生管理、服务意识。按“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实“湛高技人”的精神和内涵,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4.转变观念,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真正树立面向社会、面向产业、面向企业需要的办学理念,切实做好“前校后厂”、“前厂后校”的校企合模式,搭建企业员工参与非全日制技工教育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成才、激励教师提高、促进学校发展、最终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并获得双赢的目的。
(二)完善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步伐。按总体规划,分期完成:
1.第一期:2009年起动,计划2011年完成。占地103亩,建设教学主楼、行政综合楼、新校门、大广场和运动场,总建筑面积46000㎡(其中教学主楼36700㎡、行政综合楼9300㎡),预计总投入约7000万元(其中基建投入5800万元、配套工程500万元、征用汽车配件工贸公司45亩土地700万元)。
2.第二期:2010年起动,2012年部分完成,2013年全部完成。占地45亩,建设图书馆、第6幢实践教学楼、教工住宅综合楼和对旧校区进行改造,总建筑面积45000㎡(其中图书馆10000㎡、第6幢实践教学楼10000㎡、教工住宅综合楼25000㎡),预计总投入约5000万元。
3.第三期:设想再征地270亩(与学校北区相邻的麻章区闲置土地约20亩和学校现大门对面的麻章镇农民集体用地250多亩,建设南校区)使校园总面积达502亩,在校学生达16000人。
近年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我校一直坚信发展就是硬道理,自加砝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面向市场,做强做大,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上了新的台阶,正向建设全国一流技师学院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湛江市技师学院
湛江市高级技工学校
 
此信息在 2022-6-28 16:34:42 被重新编辑过  
  上一篇:学校领导
  下一篇:这是最后第一篇信息
· 2024年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招生补录
· 安全假期|2024年中秋国庆假期安全提示
· 招聘公告|2024年湛江第二批就业见习岗
· 关于湛江市技师学院新生校服管理工作的通知
· 技能培训|关于举办2024年电工等21个
· 平安假期|@全体师生 “暑假”假期,这份
· 关于湛江市乡村工匠烹饪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
· 安全假期丨湛江市技师学院2024年“端午
· 技能培训 | 湛江市技师学院西门子智能制
· 平安假期 | @全体师生 “五一”假期将
· 迎新季|最美初见 满“新”欢喜——湛江市
· 开学第一课|传承工匠文化 争当技能先锋
· 节日慰问│国庆送关怀 慰问暖人心——湛江
· 高水平建设|我校举行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推
· 教研活动|交流促成长 分享共提升——我校
·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 警校共绘“
· 纪律教育|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推动
· 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 激发创新活力——
· 喜讯|我校2名教师入选广东首批产教评技能
· 乡村振兴|湛江市技师学院到驻点镇开展乡村
· 媒体报道|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湛江工匠”
· 湛江发布:校企协同!16个湛江产教联盟新
· 南方+:人才产业加速融合!湛江举办高技能
· 湛江日报:真是牛,湛江这所学校又拿“第一
· 湛江发布:重量级!湛江新增2名技能人才享
· 湛江新闻网:湛江举办“粤菜师傅”系列活动
· 南方网:“粤菜师傅”工程遍地开花,“湛江
· 湛江日报:牛!湛江这所学校免费发“金刚钻
· 能工巧匠同台比武!湛江市技师学院选手在这
· 技能竞赛 | 喜报!湛江市技师学院选手在
 
Copyright@ 2024  湛江市技师学院 & 湛江市高级技工学校  版权所有 2024  粤ICP备13087229号 
  电话:0759-3300256   传真:0759-3306868   邮编:524037  E-mail:zjgj1957@163.com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42号
访问次数: 185 次   当前在线 1 人